【奋斗的人】张德华:建设美丽乡村 让农民更有尊严
发布日期:2019年02月13日
央广网武汉8月13日消息(记者黄炎秋 熊峰 张卓)整齐洁净的联排别墅,宽阔干净的柏油马路,金波闪烁的潋滟湖水,广阔无垠的青翠稻田……很难想象,这里曾经是贫困落后的农村。在湖北省钟祥市,一个名叫“彭墩”的小村落,十几年间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了闻名全国的锦绣乡村。2016年,这里开启了五年发展计划:以科技创新为核心,加快转变农民经营理念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完成年销售额300亿元……张德华的工作更忙了。
张德华在工作中(央广网记者张卓 摄)
张德华是彭墩村党总支书记,采访当天,他刚刚结束每周一上午的例会,他说,这样的工作传统已经坚持了十几年。
2003年底,张德华怀着带领家乡村民共同致富的梦想回到彭墩村探索家乡建设,2012年,他牵头组建了“湖北彭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”,从此,彭墩村开辟了“以企带村、村企一体”的创业发展新路。
新彭墩村航拍(央广网发 乔星云摄)
三次创业探索农村发展新思路
1962年出生的张德华自小生活在农村,出于对城市的向往,19岁时他到荆门市劳动能源公司工作。1998年,怀着创业的梦想的他向单位递交了辞职申请书,组建成立了荆富商贸有限公司,开办了“夜上海食府”。通过开办餐饮掘到了创业的“第一桶金”。
眼看着酒店的生意越来越好,2003年他回到自己的家乡——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,租赁了荒地2900亩,开始发展种植、养殖业。张德华说:“回去搞农业的初衷是为了给酒店提供绿色、健康的原材料,可没想到也带动了乡亲们就业,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。”2006年,张德华当选为彭墩村主任,他决定要彻底改变家乡“人畜共住一间房,人畜共饮一池水”的现状,给全村26户村民修建了新的房屋,每户农民只用出45000块钱。同时他又出资修路、通电、引自来水、建沼气池,加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。2007年,张德华开始尝试“迁户腾地”试点,统一设计、建造农民的住宅小区,每户占地400平方米,室内装有有线电视、电话、宽带、自来水,配套设施一应俱全。
彭墩葡萄采摘园(央广网记者张卓 摄)
从一个村到五个村,从五个村到十个村,“迁户腾地”逐渐发展为“迁村腾地”,带动钟祥市的皮集、胡冲、胡刘、郑坪、横店,东宝区的杨冲、江湾、泗水桥、荆东共10个村同步发展,即“1+9”模式。在张德华的带领下,村民们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,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完善。
有了前两次创业的积极成果,张德华决定留在彭墩村,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。2008年,他当选为彭墩村党总支书记,决定依托彭墩作为农谷核心区的定位,将彭墩村的效应放大。他先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租用农民的土地,聘用高层次人才教当地农民规模种植,同时调整产业结构,以农户为基础,建立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生产经营模式,重点发展种植、养殖和加工业。在他的带领下,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2700元增长到了如今的35000元,2200多户农民住上了小别墅。
荆门市农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(央广网记者张卓 摄)
从“村企共建”到“三产融合” 打造生态新农村
在大力发展家乡农业的同时,张德华也在关心着农村的生态发展。过去,城市工业污水和白色污染破坏了农业生态,农产品附加值薄弱,农民缺乏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化种植转变的经验,更不会市场化开发。“农业的生命在于环境。”张德华说,“农业需要调整产业结构,做到循环发展、绿色发展。”
近几年来,彭墩先后在钟祥和周边流转土地16800亩,建起了三大农场,投资近10亿元新建了三家食品加工企业,建立了国家4A级旅游区——彭墩乡村大世界,通过“农业种植+农产品加工+生态旅游”三大产业融合,实现了生态新农村建设。
张德华正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(央广网记者张卓 摄)
“让农业更赚钱,让农民更有尊严,让农村更让人向往”,这是张德华的毕生梦想。过去,农民缺乏创业自信,缺少信息交流平台,“村企共建”的方式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回报共赢,“三产融合”又加强了彭墩村的可持续发展。2018年1月,彭墩集团被批准为“国家产业融合发展多业态型示范园区”创建单位,彭墩开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征程。
从安徽凤阳的小岗村,到建成现代化农庄的彭墩村,农村改革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止。如今的彭墩村,看得见蓝天,望得见山水,记得住乡愁,农业成了赚钱的行业,农民成了有尊严的职业,农村成了人们向往的乐园。正在葡萄园采摘新鲜葡萄的当地农民郑亚琴对记者说:“现在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,一户年收入有30多万,每家都有小轿车,这里早上有晨跑的,晚上有跳舞的,农民的精神面貌也改变了,身为彭墩人我很自豪!”